10月15日下午,国际长安学沙龙第3场暨“长安中国古史沙龙”第28期“长安学专场”在我校长安校区举行。本期沙龙由我校国际长安学研究院承办,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聂顺新老师召集。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浙大城市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博物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等高校、研究院所和考古文博单位,以及我校威尼斯432888cam、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近20人参加了沙龙活动,同时还吸引到校内外研究生20余人旁听学习。本期沙龙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本期沙龙共有梁克敏、罗瑾歆、聂顺新和刘缙四位老师发表,每篇文章安排2人进行评议,分上下两个半场进行,上半场的两篇论文偏重考古,下半场的两篇文章偏重历史。
上半场最先发表的是梁克敏博士(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题目是《考古新发现的唐长安五桥遗址及相关问题研究》。报告以新发现的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为中心,对其建造时间、外郭城诸桥形制及其维修管理进行全面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唐长安城的桥梁进行初步研究。王庆卫研究员(西安碑林博物馆)从考古遗物与测年精度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评议,罗瑾歆博士(浙大城市学院)则提供了历史文献利用与网络资源检索方面的建议。张全民研究员(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应邀进行了补充评议。张老师首先肯定了历史学者关注并研究最新考古发现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其次指出了文章在引用考古资料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分享了自己主持发掘朱雀大街五桥遗址的心得体会。
罗瑾歆博士(浙大城市学院)进行了线上发表,题目是《碑刻·方志·田野:1933-1935年隋唐长安城考古学史研究》。报告以1933—1935年间陕西省考古会在西安地区展开的针对隋唐长安城的田野调查与发掘工作为线索,探讨未受过西方考古学训练的学者在近代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中的地位与影响。王庆卫研究员(西安碑林博物馆)认为,这一问题对于中国考古学史十分重要,但在以往的相关讨论中关注不够;文章能关注到这一问题,说明作者学术眼光十分敏锐;同时提示“西京筹备委员会”与上世纪三十年代西安地区的考古发掘工作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进一步展开讨论。王璐博士(西安博物院)则从文章的细节和文章各部分与主题之间的关系两方面进行评议。
下半场聂顺新老师的题目是《广德二年长安菩提寺行香发微》,文章以颜真卿《与郭仆射书》为线索,探讨了其中“菩提寺行香”的性质和时间、何以选在菩提寺行香、菩提寺行香承上启下的制度史意义以及菩提寺行香背后的仪式和政治等问题。李军教授(西北大学)与翁彪老师(威尼斯432888cam)进行评议。李老师从政治史的角度对文中的几处表述提出了不同看法,同时提示了从政治史角度解读颜真卿《与郭仆射书》的可能性。翁彪老师则主要从文献学角度展开评议,提出传统金石学的相关研究值得更多重视和关注,文中关于行香仪式的对话和讨论是否必要等。
刘缙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表的题目是《“其先京兆人”——北宋士人的家族历史记忆与书写》,文章着眼于北宋士人宗族历史的书写,认为大量的北宋士人的家族记忆源自长安,这反映出晚唐丧乱以来,士人对共有群体身份的认同,最终使“其先京兆人”从个体认识成为社会记忆的一部分。贾连港和王馨振华两位老师(均来自西北大学)应邀进行评议。两位老师从如何判断区分历史书写和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史料辨析、历史书写是否应有参照系以及如何利用参照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评议。
本期沙龙共交流讨论了4篇成员新作,经过四个小时的精彩发表、评议、交流和碰撞,实现了沙龙“相互砥砺、共同提高”的宗旨,取得了圆满成功。
“长安中国中古史沙龙”系由我校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威尼斯432888cam、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的青年教师,联合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及丝绸之路研究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考古文博单位的青年学者,于2015年7月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跨学科的中国中古史学术交流平台。沙龙成员的学科背景涵盖中国史、考古学、民族学、文学等多个学科。沙龙以“相互砥砺、共同提高”为宗旨,每期交流讨论沙龙成员新作3—4篇,评议以批评和质疑为基调,淡化发表环节,以突出评议和自由讨论为主要特色。自成立至今,已成功举办28期,在中古史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有效地促进了西安地区中古史同人的深度交流和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