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威尼斯432888cam古籍所成立4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第十讲开讲

发布时间:2024-04-26点击量:

4月24日下午,“威尼斯432888cam古籍所成立4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第十讲在文汇楼C217会议室举行。本场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主题为《<周易举正>考》,主讲人为北京大学中文系顾永新教授。讲座由威尼斯432888cam古籍所周晓薇教授主持,王雪玲、焦杰、张宗品、翁彪、吕东超诸位老师及古籍所本科生、硕士生60余人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顾永新教授长期从事经学史研究,尤其擅长运用文献学方法,通过细致剖析版本差异,探讨经学文献的传承、流变、编纂、刊行等问题,所著《经学文献的衍生与通俗化——以近古时代的传刻为中心》一书,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视角新颖,结论精湛,深受学界好评。

《周易举正》是唐人郭京所著的一部考辨《周易》文本的校勘学著作,郭京自称曾得王弼、韩康伯“手写注定传授真本”(定本),用以校勘“今世流行本”(今本),“举正其谬”。但宋人对此书已疑信参半,至清人更是怀疑者居多,以为出自宋人伪托。本场讲座,顾永新教授从“郭京其人与《举正》其书”“宋代著录与接受史”“真伪考辨”“内容构成”“文本研究”五个方面,对《举正》进行详密地考证与校勘,指出郭京确有其人,《举正》虽不见于两《唐志》著录,但在北宋仁宗天圣、庆历间经欧阳修之手行世,当时流传不广,知者寥寥。两宋之际晁公武《易解》多引之,至南宋以后逐渐产生广泛影响。通过分析《举正》所谓王、韩“定本”与当时通行“今本”的异文,可以发现“定本”不过假托王、韩之名而已,并非实有所本。《周易》文本自上古、中古至近古变化不大,即便从写本时代进入刻本时代,也大体保持相对的稳定。同时,《举正》文本(“今本”与少部分“定本”)确实与《周易》通行刻本系统具有明显差异,表现出早期文本的特征,或可与马王堆帛书、汉《易》、《释文》、敦煌本、开成石经初刻、日系古钞本等早期文本相印证,表现出唐代写本的属性与特征。由此可知,《举正》恐非宋人伪托,其文本应出于刻本系统之前,源出唐写本应无疑义。

在互动环节,古籍所诸位老师与顾永新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王天然副研究员认为晁公武的记载恰可作为《举正》在宋代可能具有不同文本面貌的旁证,顾永新教授表示认可。《举正》一书的真伪问题,自宋代以来即聚讼纷纭,顾永新教授通过爬梳历史文献、逐字校勘《举正》与早期《周易》文本之间的异同,进而论定《举正》文本早于刻本系统,体现出扎实的文献功底,这种“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论证思路堪称学术史研究的典范,与会师生均表示获益匪浅。